国内期货行情
期货之家直播室_期市聚焦 | 10月09日国内商品期货基差数据报告,商品期货基差数据如何查看
基差异动背后的市场暗语——数据全维度拆解
黑色系:螺纹钢基差收敛释放的信号
10月9日螺纹钢主力合约基差收窄至-78元/吨,较上月同期扩大近40%,现货市场出现“抢跑”现象。唐山钢坯库存连续三周下降至62万吨,而华东地区终端采购量环比提升12%,基建项目赶工潮与地产政策松绑形成共振。值得注意的是,热轧卷板基差却反向走阔至-145元,冷热价差倒挂暴露制造业需求分化——新能源汽车板需求激增35%,而传统家电用钢订单下滑8%,结构性矛盾正在重塑黑色产业链利润分配格局。
农产品:豆粕基差狂飙的蝴蝶效应
连豆粕基差单日暴涨200元/吨创年内新高,背后是美豆单产预估下调与阿根廷压榨厂罢工事件的叠加冲击。国内油厂开机率已跌破45%,山东地区现货报价突破5200元/吨,但下游饲料企业采购反而放量增长23%,养殖端“越涨越买”的反常行为,暴露出市场对四季度生猪存栏反弹的强烈预期。
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棕榈油基差持续贴水,马来库存攀升至221万吨压制市场情绪,油脂板块的“跷跷板效应”正在酝酿跨品种套利机会。
能化品:PTA负基差暗藏产业链变局
PTA期货深度贴水现货达-320元/吨,加工费压缩至250元/吨警戒线,逸盛新材料等大厂却逆势宣布检修计划。这看似矛盾的举动,实则是上下游博弈的精准卡位——PX端利润高达180美元/吨,而聚酯长丝库存已降至12天,产业链利润传导机制断裂催生“做空PTA/做多短纤”的套利组合。
值得注意的是,乙二醇基差突然转正,煤制装置开工率跌破40%触发供应端故事,能化板块的“供给侧剧本”再度上演。
从数据到策略——基差交易的三重进阶法则
法则一:基差季节性规律的破与立
以沪铜为例,历年10月基差均值在-150元附近波动,但当前-420元的深度贴水打破十年规律。全球显性库存降至14.8万吨历史低位,而LME注销仓单占比飙升至42%,海外逼仓风险向国内传导。此时单纯依据季节性做空基差可能陷入陷阱,反而应关注保税区铜溢价与洋山铜溢价联动指标,构建“现货采购+期货对冲”的跨境套利模型。
法则二:基差结构与库存周期的共振
甲醇期货呈现Contango结构,港口库存却逆势下降至78万吨,这种“结构背离”暗藏玄机。西北产区煤制成本支撑与MTO装置重启形成多空拉锯,此时可运用“近月基差修复+远月产能投放”的蝶式策略:买入01合约基差,同时卖出05/09合约价差,利用时间维度上的矛盾捕捉超额收益。
具体头寸配比建议采用3:2的杠杆比例,将最大回撤控制在8%以内。
法则三:极端基差下的反脆弱策略
当棉花基差突破+800元/吨时,传统套保盘面临巨大压力。此时可创造性运用“基差期权”工具:买入现货同时卖出虚值看涨期权,权利金收入可覆盖60%以上的持仓成本。新疆轧花厂案例显示,该策略在2022年极端行情中实现23%的综合收益。更激进的交易者可设计“基差波动率套利”,利用不同月份基差变动速率差异,构建跨期波动率曲面交易组合。
本文数据来源:期货之家研究院、大宗商品数据库、产业调研终端风险提示:基差交易需配合严格风控,历史规律不预示未来表现



2025-10-10
浏览次数:
次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