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内期货行情

焦煤期货暗藏玄机:铁水产量撑腰前低支撑能否扛住变局?

2025-10-10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一、铁水产量高位震荡焦煤需求端韧性凸显

7月全国247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报238.5万吨,较去年同期增长4.3%,这个看似枯燥的数据背后,藏着焦煤市场的关键密码。当我们拆解这组数字时会发现,河北地区高炉开工率已连续12周维持在83%以上,山东某大型钢厂甚至创下日均3.2万吨铁水的历史记录。

这种持续性产出背后,是基建项目集中开工与汽车板需求回暖的双重刺激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当前铁水产量与焦煤库存形成微妙平衡。我的钢铁网数据显示,样本钢厂焦煤库存可用天数已降至10.2天,较年初下降18%。这种"高消耗、低储备"的格局,使得焦化企业不得不维持刚性补库节奏。某山西焦企采购负责人透露:"现在维持两周滚动采购已成常态,稍有延迟就可能影响生产计划。

"

政策变量正在重塑供需天平。随着粗钢平控政策进入执行阶段,市场出现明显分化:河北地区部分钢厂开始调整入炉配比,将焦炭比例从前期48%提升至51%,这种"以焦代矿"的策略直接推升了优质主焦煤的需求弹性。与此蒙古国口岸通关效率提升至日均1200车,但受制于运力瓶颈,实际到货量仅能满足增量需求的60%。

在产业链利润分配层面,焦煤企业展现出超强议价能力。以某主焦煤长协价为例,二季度累计调涨230元/吨,而同期焦炭价格仅上涨150元/吨。这种剪刀差走势,暴露出焦化企业在成本传导中的被动处境。某期货分析师指出:"当前焦煤现货升水期货格局持续,基差维持在80-120元区间,反映出市场对远期供需改善的谨慎预期。

"

二、前低支撑逻辑验证多空博弈进入深水区

技术面上,焦煤期货主力合约在1950-2000元/吨区间已形成三次有效触底,这个被称为"铁底"的支撑带正在经历严峻考验。从持仓结构看,前20名会员净空单量较上月减少38%,某头部期货公司甚至出现连续7个交易日净多单增持。这种持仓异动,暗示着市场对底部区域的重新认知。

库存周期演变带来新变量。港口库存连续5周下降至546万吨,创年内新低,而独立焦企库存却逆势攀升至872万吨。这种"港口去库、焦企累库"的背离现象,实则是贸易商避险情绪与生产商战略储备的博弈体现。某华东贸易商坦言:"现在港口现货都是贴着成本线出货,但焦化厂宁愿支付溢价也要锁定远期资源。

"

进口市场暗流涌动值得警惕。虽然澳洲峰景煤到岸价已回落至215美元/吨,但受海运费暴涨影响,实际到港成本仍高于国内同品质煤50元/吨。更关键的是,俄罗斯Elga矿区的铁路运力恢复不及预期,导致7月份对华出口量环比下降12%。这些突发因素正在重塑进口煤价格锚定体系。

对于投资者而言,当前需重点把握三大机会窗口:首先是基差修复行情,当期货贴水超过150元时,可考虑正套策略;其次是关注山西地区安全督查力度,历史数据显示环保限产对期价波动的弹性系数达1:3;最后要跟踪钢厂利润修复进程,当螺纹钢毛利回升至300元/吨上方时,焦煤价格传导通道将完全打开。

建议投资者采用"现货库存+看跌期权"的组合策略,在把握反弹机会的同时锁定下行风险。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