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货资讯

《华富之声年度展望》2024年大宗商品投资机会

2025-09-19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全球变局下的结构性机遇——三大主线重构商品逻辑

一、能源革命与气候政策催生新周期

2024年,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将迈入关键阶段。国际能源署(IEA)预测,清洁能源投资规模将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,带动铜、锂、镍等战略金属需求激增。以铜为例,每辆电动汽车的用铜量是传统燃油车的4倍,而全球主要矿山因品位下降和资本开支不足,供给缺口或扩大至50万吨。

这种供需错配正在重塑工业金属定价逻辑——伦敦金属交易所(LME)铜库存已降至18个月低位,高盛预计2024年铜价将突破12,000美元/吨。

在传统能源领域,OPEC+减产协议与页岩油资本纪律形成双重支撑。尽管美国页岩油产量回升至1320万桶/日,但钻井平台数量较疫情前仍减少20%,叠加中东地缘风险溢价,布伦特原油价格中枢有望维持在85-100美元/桶区间。投资者可关注油气勘探企业、炼化一体化龙头及能源转型衍生品工具。

二、地缘博弈与货币政策的双向扰动

俄乌冲突持续改变全球大宗商品贸易版图。欧盟对俄油限价机制推动原油海运路线重构,印度炼油商通过加工俄油再出口的模式,使柴油裂解价差维持30美元/桶高位。农产品市场同样暗流涌动——黑海粮食协议的不确定性,令芝加哥小麦期货波动率升至35%,较五年均值翻倍。

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将成为关键变量。CME利率期货显示,2024年三季度降息概率达68%,美元指数若回落至100下方,将直接提振以黄金为代表的无息资产。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,全球央行连续8个季度净增持黄金,中国、波兰等国购金量创历史新高,这为金价突破2200美元/盎司提供坚实支撑。

三、中国需求复苏的边际变量

作为全球最大商品消费国,中国房地产“三大工程”建设与新能源基建加速,将显著改善黑色系商品需求。Mysteel调研显示,2024年粗钢产量调控政策若维持平控,铁矿石港口库存有望从1.45亿吨降至1.2亿吨,62%品位铁矿价格或重回130美元/吨上方。

在农产品领域,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东南亚棕榈油减产,而中国生猪存栏量触底回升,豆粕需求回暖可能推动CBOT大豆突破1500美分/蒲式耳。

核心品种攻守策略——从趋势捕捉到风险对冲

一、能源类:把握裂解价差与区域套利

在原油投资中,需重点关注东西半球价差机会。由于美国战略石油储备(SPR)回补需求与亚洲炼厂产能扩张,WTI与布伦特价差可能扩大至7美元/桶。天然气市场则呈现结构性分化——欧洲TTF期货受库存重建压制,而美国亨利港气价因LNG出口激增,有望在冬季冲高至4美元/MMBtu。

光伏产业链上游存在确定性机会。多晶硅生产耗电量高达60kWh/kg,在电力成本高企的欧洲,具备绿电优势的中国企业将持续扩大市场份额。白银作为光伏银浆核心材料,工业需求占比已升至56%,金银比价从85向70回归的过程中,白银或展现超额收益。

二、贵金属:配置黄金+白银期权的组合策略

黄金的避险属性与金融属性将在2024年共振。美国实际利率见顶回落将降低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,而全球债务规模突破307万亿美元,主权信用风险升温强化黄金的货币替代功能。建议采用现货+看涨期权的组合,在保留上行空间的同时控制资金占用。

白银的波动特性创造战术机会。当COMEX白银库存/持仓比降至0.3以下时,往往触发逼空行情。2023年该比值已从0.8降至0.5,若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,白银有望复制2016年45%的涨幅。

三、工业金属:关注库存周期与绿色溢价

铜的绿色溢价正在重塑估值体系。全球前十大铜矿平均开采成本升至5200美元/吨,而智利国家铜业宣布2024年产量下调5%,这使6500美元成为强支撑位。投资者可通过铜加工费(TC/RC)判断供需拐点,当现货TC跌破60美元/吨时,往往预示供给紧张加剧。

铝的能源属性带来套利空间。欧洲电解铝产能复产受制于15%的可再生能源配比要求,中国云南水电季节性波动则导致区域性供应扰动。上期所铝库存持续低于20万吨时,跨市正套(买沪铝/卖伦铝)策略胜率显著提升。

四、农产品:天气博弈与库存重建

厄尔尼诺对作物影响呈现明显地域差异。澳大利亚小麦可能增产8%至3600万吨,而印度甘蔗种植区面临降水不足风险,ICE原糖价格或挑战28美分/磅高位。在油脂板块,印尼B35生物柴油政策将消耗250万吨棕榈油,产地库存压力缓解可能推动马棕油突破4500林吉特/吨。

风险提示方面,需警惕黑天鹅事件冲击——巴拿马运河干旱若持续至2024Q2,美湾至亚洲的粮食海运成本将再涨30%;而红海航运安全形势恶化,可能使中东原油溢价扩大5美元/桶。建议投资者利用商品期权构建尾部风险保护,在趋势中追求收益,在波动中守住底线。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