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货资讯

期货新闻 | 站上10100元/千克!沪银期货价格创上市以来新高

2025-09-16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白银狂飙背后的三重逻辑

1.全球避险情绪升温,白银成资金“避风港”2023年以来,地缘政治冲突频发、欧美银行业危机余波未平,叠加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的预期,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加剧。作为兼具金融属性和工业属性的贵金属,白银成为机构资金争相涌入的避险标的。数据显示,全球最大白银ETF——iSharesSilverTrust持仓量连续三周增持,累计增幅达4.2%,直接推升沪银期货价格突破历史高位。

2.光伏+新能源车双轮驱动,工业需求爆发式增长不同于黄金的纯金融属性,白银在工业领域的需求占比超过50%。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,光伏产业对白银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——每块光伏电池需消耗约20克白银,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突破350GW,仅此一项就将消耗超7000吨白银。

与此新能源汽车的电子元件、充电桩等配套设备同样拉动白银需求。国际白银协会预测,2023年工业用银量将同比增长8%,供需缺口持续扩大。

3.美联储政策转向预期下的“戴维斯双击”当前市场对美联储结束加息周期的预期不断强化,美元指数从114高位回落至102附近,贵金属价格压力显著缓解。历史数据显示,在美联储停止加息后的6个月内,白银平均涨幅达23%。更关键的是,若2024年开启降息周期,实际利率下行将同时利好白银的金融属性(抗通胀)和工业属性(经济复苏预期),形成“戴维斯双击”效应。

数据印证:多空博弈进入白热化从持仓数据看,沪银期货主力合约持仓量单周激增12万手,多空双方在10000元/千克关口展开激烈争夺。技术面上,月线级别MACD指标金叉持续扩大,周线RSI指标虽触及超买区域,但未出现明显顶背离信号,显示上涨动能依然强劲。

站在历史高点的白银,还能“上车”吗?

1.历史规律揭示:新高之后仍有空间回顾过去20年白银价格走势,突破前高后往往伴随加速上涨。例如2011年4月,当银价突破1980年创下的49.45美元/盎司历史高位后,仅用一个月便飙升至48.7美元/盎司(按当时汇率约合人民币10500元/千克)。

当前沪银期货虽站上10100元/千克,但考虑通胀因素,实际价格仍低于历史峰值,叠加工业需求的结构性变化,本轮行情或具备更强持续性。

2.三大风险点需警惕

政策变数:若美国核心通胀数据超预期反弹,可能推迟美联储政策转向时点技术回调:短期急涨后,部分获利盘可能选择平仓了结替代威胁:光伏银浆技术革新(如银包铜技术)可能降低单位用银量

3.普通投资者的参与路径

期货交易:适合专业投资者,需关注保证金比例变化(当前沪银合约保证金约12%)白银ETF:如华安黄金ETF联接基金,提供低门槛投资渠道实物白银:商业银行、贵金属交易所均可购买投资银条股票映射:关注白银矿业股(如盛达资源)、光伏银浆龙头(如帝科股份)

机构观点分歧中的机会高盛在最新报告中上调6个月白银目标价至32美元/盎司(对应人民币约11000元/千克),认为白银将复制2020年的“陡峭上涨曲线”。而部分国内券商则提示,当前金银比价已跌至80附近(即1盎司黄金兑换80盎司白银),接近十年均值下限,需防范比值修复带来的短期波动。

结语:白银的“黄金时代”刚刚开始?站在能源革命与货币体系变革的交汇点,白银正从“穷人的黄金”蜕变为“新能源金属”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这既是一个充满机遇的赛道,也需要对波动性保持足够敬畏。当沪银期货价格突破万元大关,或许正是重新审视这份“白色石油”价值的新起点。

搜索